鉭絲生產線
世界的進步,離不開材料的進步。
你隨身攜帶的手機、隨時使用的電腦芯片、天天看的電視機、心愛的座駕心臟——發動機,還有令你驚嘆的火箭、衛星,可能你并不知道這些東西都離不開一種稀有金屬——鉭。
有了鉭,手機才能越來越小,發動機才能越來越強勁,火箭、衛星才能上天遨游。
目前,生產鉭產品的企業在中國已經超過40家,但是全世界60%的鉭絲、25%的鉭粉卻來自同一個地方——中色(寧夏)東方集團有限公司。
何以它能一枝獨秀?
我們做到了世界唯一
鉭產品及其制品的制造有多難?何季麟院士最有發言權。
這位中國工程院院士、中色東方的老董事長回憶說,20世紀80年代初,他和公司一些技術人員去國外考察取經,想引進成套的生產線,“到了國外,連廠房都不讓進去,就在辦公室談了談。”得到的答復是:“我們絕不會在世界的東方培植一個新的競爭對手。”
鉭,一種被市場機制配置的資源,當然不會選擇弱者。
但技術攻關不是光靠精神就能實現的,1991年,中色東方才實現鉭粉出口零突破,僅出口了4.78噸。1994年出口鉭絲近8公斤。但是,中色東方人并沒有裹足不前,堅持瞄準高端技術,以“高比容鉭粉、鉭鈮濕法冶煉、鉭電容器陽極引線用鉭絲”等3個國家級重點技改項目為依托,持續不斷地開展新技術、新工藝、新設備的研究。
多年積累終于令企業的活力像火山一樣爆發。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,鉭也終于在中國找到一個大家族,中色東方已經成為世界鉭冶煉與加工行業三強之一,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,國家863成果產業化基地,國內最大的鉭、鈮產品科研、生產企業。
據介紹,鉭粉的技術難度在于比容的提高。比容提高的目的在于電子產品小型化的要求,元器件變小就要求使用的鉭粉減少,在尺寸變小的情況下保持比容不變,這就是一個技術攻關難點。
“目前,我們鉭粉的研究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。鉭絲方面,目前市場上主流的鉭絲產品的技術規格是直徑0.10-1.15毫米,而我們現在的技術儲備,已經達到了0.06毫米,比頭發絲還要細,目前我們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做到這么細的企業。”中色東方總經理、中國鈹專業的第一位博士鐘景明說,“科技創新已成為企業的成長基因。”
目前,該公司擁有60多項自主研發的專利技術。“公司90%以上的產品都是由我們自主研發的,其中鉭粉、鉭絲等產品可與國際先進水平比肩。”言語間,鐘景明頗為驕傲。
從追隨者變成領跑者
如今的鉭家族中,東方競爭者站起來了。
中色東方的主導產品90%以上銷往美國、日本、韓國以及歐洲等國家和地區。2009年,鉭絲綜合質量水平和市場占有量均居世界第一位;鉭粉居世界第二位。鉭制品、鈮制品、鉭電容器、氟化鋁、刃料級碳化硅微粉、電子漿料等20余種產品也走出國門。在鈹領域,公司與美、俄比肩。
“我們要從追隨者變成領跑者。”中色東方董事長張創奇說。
據介紹,中色東方早已在國際研究界發出自己的聲音。1995年以前,中色東方僅僅是國際鉭鈮研究中心的列席單位,而現在已成為該中心的執行委員單位。
“每次年會,中色東方都會有一兩篇論文在會上做報告,這不僅僅是宣讀,而是代表著對行業的發展趨勢的預測,代表著行業的權威。”張創奇介紹。
但是,我國鉭資源稟賦不佳,對企業發展的約束力仍然不小。據介紹,我國鉭礦床規模小,礦石品位低,嵌布粒度細而分散,多金屬伴生,造成難采、難分、難選,回收率低;賦存狀態差,大規模露采的礦山較少。
因此,中色東方資源和市場“兩頭在外”的格局,若碰到國外的政局變化,會帶來巨大的市場風險。
張創奇也注意到了這一點,“對于像中色東方這樣的資源和市場‘兩頭在外’的企業,加入中國有色集團就顯得更有意義。因為,中國有色集團的主業有三大板塊,而其中很重要的一大板塊就是海外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開發,中色東方就可借船出海,不必為尋找資源而苦苦尋求了。”
“我們不但要看著今天,還要盯住未來。”張創奇說,“利用中國有色集團資源開發優勢形成一個產業鏈,才能抗擊市場風險。”